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

胡藻斌的生平

胡藻斌 HU Zaobin (1897-1942)

栩栩如生的動物畫鉅製--《義無反顧》,是胡藻斌於1942年完成的平生代表作,也是他的遺作。胡氏生於廣東順德豸浦鄉。自幼得伯父胡錦清指授繪畫,後更隨之留學日本,入讀京都市立美術工藝學校,得習西洋畫,同時深諳日本京都畫壇風格。對擅於畫老虎的岸竹堂「岸派」畫風尤其嚮慕,因亦肆力畫虎,後更以此馳譽藝壇。1911年學成回國。

1914年與馮磊楸設若愚畫學研究社,一面教授繪畫,一面為反對軍閥宣傳。1927年投筆從戎,加入北伐軍總政治部任藝術宣傳主任。北伐成功,退役歸粵。隨即出國考察,遍遊日本、蘇聯、後再卦香港、東南亞、印度、經土耳其入歐洲,遊德、法、英、美。1934年歸國後專志繪畫,以畫猛虎及各種飛禽走獸,造型生動.名馳大江南北。1937年,日軍侵華,胡氏屢次義賣畫作支持抗戰,迫於戰火,遂從上海南逃香港。1941年香港淪陷,潛返內地,不幸於廣東江門為敵人捕獲,身陷囹圄。胡氏誓死不屈,拒絕投附敵人,慘遭毒刑,後雖獲釋,然歸家不久便罹重疾,鬱鬱而終。

《義無反顧》便是胡氏於1942年扶病奮其餘生完成的最後作品。胡氏繪畫各種走獸,不論獅、虎、犀、象;還是狐、兔、麋、鼠,皆向前奔撲,以示同仇敵愾、畫面構思宏大,動物造型精準,既反映胡氏平生見聞之廣,亦體現其高超的寫實技巧。各動物或昂首、或奔騰、嘶鳴、怒吼,節奏起伏,畫境氣氛緊湊迫人,此與其時代精神互相扣連,於國族危急存亡之秋,人民當猛醒振作。胡氏喻意心長,以畫境寄托其視死如歸的赤膽丹心,亦期望以此喚發民族鬥志,振奮人心。

胡氏力作,得其遺孀胡伍惠珍女士悉力持護,於兵焚浩劫,流離歲月,不致遺散。1987年更以《義無反顧》此鉅製捐贈香港藝術館,冀能把胡氏不朽之志長存人間,並以其藝事廣惠社群。

沒有留言: